晚报介绍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晚报夜读我与牡丹的不解之缘 [复制链接]

1#
朗诵:程呈

如果用三句话概括我这几十年来的经历,就是这样的:喝信阳泉水长大,娶安阳媳妇生娃,择洛阳花城安家。天意注定我与牡丹有缘,就像牡丹缘定洛阳这片热土一样。小时候,只知道涧边幽兰的清香、坡上百合的淡雅、田边野花的灿烂,哪里见过奇花异草的不同凡俗!

在洛阳一拖工作的一位老表,回乡探亲时向我们描述洛阳的大气:一个拖厂就有咱们村子那么大,一间厂房就有咱们一个湾子那么大,一朵牡丹就有咱们装菜的盘子那么大!厂子大,车间宽,没能诱惑我,倒是像盘子那么大的牡丹,强烈地吸引了我。

那么大的花,得攒多大的劲儿才能开放啊!要是生活在开满这种硕大鲜花的地方,那该是什么样的体验呢?对洛阳城的向往,就此埋下了种子。

大学毕业后,我首先选择了洛阳的一家单位,也真的如愿落户洛阳。而经“媒妁之言”认识的对象,竟然也是因为喜欢牡丹而定居洛阳的。这就注定了我们缘定今生。我俩初次约会的地方,就在春天的西苑公园。

流连在牡丹花海中,看那块刻有赵朴初题字“洛阳牡丹甲天下”的巨石,登湖心岛的观景亭,在湖中荡舟,进小竹林探幽,坐在假山上欣赏这诗画之景,美好的记忆永远定格在脑海里。

此后,每年牡丹盛开时节,游园赏牡丹,就成了我俩的“保留节目”。这是钟情牡丹的第一个阶段,即“看山是山”的阶段,认知层次停留在牡丹花朵大、颜色艳、品种多、很好看等层面。后来,我广泛接触有关牡丹的诗词歌赋、舞蹈戏曲、书法绘画、民间传说等,眼界渐渐开阔了,深入到一个瑰丽多姿的“花花世界”。

那么多著名诗人、散文大家写牡丹,谁写得最好?那么多书画名家描画牡丹,谁的作品最能打动人?舞台上、街巷里,那些歌舞戏曲、传说故事里的“牡丹”哪个最有趣?

还有牡丹石、牡丹茶、牡丹饼、牡丹宴,牡丹的世界真让人眼花缭乱啊!这是钟情牡丹的第二个阶段,即“看山不是山”的时期,对牡丹的认知上升到“退一步观赏、进一步探究”的层次。

牡丹的多面性让我有一种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的感觉。这还是一种花吗?牡丹其实已经幻化成文化符号、精神载体、文明意象。我与牡丹的距离既近又远。如今,我再次走近牡丹,发现她还是那样,富而不骄、艳而不妖。

一靠近她,我就变得纯净、天真,便觉得李白、白居易、苏轼、欧阳修、邵雍、司马光那些酷爱牡丹的人,仿佛就是自己的邻居,有一种心意相通的亲切感。这是钟情牡丹的第三个阶段,进入“看山还是山”的境界。

牡丹,还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和一代代文人墨客喜欢的牡丹,人却早已不是盛唐大宋时期的人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,牡丹却依然是这座古城的主人。这三个阶段多像夫妻情缘:从热恋、初婚时的惊艳痴迷、如胶似漆,到“七年之痒”的若即若离,再到后来的相濡以沫、不弃不离。牡丹之缘,夫妻之缘,“缘”来如此自然;花是主人,人是过客,相看永不厌……

摄影:胡桃

晚报副刊精读

编辑:胡桃

审核:赵怡

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,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,除法律许可之外,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,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。

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,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,-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